纳西妲脚法熟练澎湃新闻v3.4.8-应用介绍:纳西妲脚法熟练澎湃新闻是一款旨在提供用户便五粮液进出口公司新增光伏设备销售业务
最佳回答
“纳西妲脚法熟练澎湃新闻v3.4.8-应用介绍:纳西妲脚法熟练澎湃新闻是一款旨在提供用户便”
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敦促盟友停止“观望” 资料图据美联社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敦促盟友停止“观望”,在被部署在俄罗斯的朝鲜军队进入战场前“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他称,这取决于乌方的澳门官方直营威尼斯的合作伙伴。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乌方清楚朝鲜士兵在俄的集结点,但在没有得到盟友许可的情况下,乌无法使用西方制造的远程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他称,“美国在观望,英国在观望,德国也在观望。每个人都在等待朝鲜军队开始攻击乌克兰人”。乌国防部情报总局当地时间2日在社交媒体上称,今年10月的最后一周,俄将7000多名朝鲜士兵从俄远东沿海地区调往乌附近地区,俄为此动用了至少28架军用运输机。朝鲜士兵是在俄远东地区5个训练场进行的训练。俄为这些朝鲜士兵配备了迫击炮、突击步枪、反坦克导弹系统、夜视设备等各类武器装备。乌“strana.ua”新闻网2日报道称,近期,乌向澳门官方直营威尼斯的合作伙伴发表了越来越多的谴责言论,认为后者并没有对朝鲜派兵援俄作出有效反应。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2日也对西方发出批评。他在社交媒体上称,世界视而不见,这令人震惊。如果对欧洲出现的朝鲜士兵视而不见,那么现实可能会给有关方面带来沉痛的打击。美国《政治报》网站2日报道称,尽管乌借朝鲜派兵援俄敦促西方放松对乌使用远程武器限制,但美国迄今为止仍未同意。此外,美国防长奥斯汀1日在美国《外交》杂志撰文称,任何一种单独的武器都无法帮助乌扭转战局进程,“不存在魔术般的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解决方案”,重要的是发挥乌军事能力的综合效应,专注于那些确实起作用的东西。《政治报》报道称,在乌频频呼吁西方对朝鲜派兵援俄作出更强硬回应之际,朝鲜外务相崔善姬日前在访俄时重申了朝方对两国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承诺。朝中社2日发布朝鲜外务相崔善姬同俄外长拉夫罗夫1日在莫斯科举行战略对话的新闻公报。公报说,俄方对朝方为遏制美国及其盟国侵略政策、确保地区和平稳定所采取的措施表示完全支持。双方还一致同意继续进行部长级战略对话等对外政策部门的各层级对话。俄“tsargrad.tv”新闻网3日援引分析报道称,乌当局不断渲染俄朝两国合作威胁,意在加剧紧张局势,并寻求获得西方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援助,这也反映了乌当前战局所面临的不利状况和严重困境。据报道,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1日宣布,将再向乌提供价值4.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2日在社交媒体上称,他在会见捷克军队总参谋长雷赫卡率领的捷克武装力量代表团时表示,前线局势目前仍然艰难,乌军目前正在抵御俄军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强大的攻势之一”。乌军在多个地区的军事行动需要不断更新物资和装备保障等后备资源,希望捷克在组建援乌火炮、装甲车联盟等方面继续落实援助举措。据塔斯社2日报道,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俄乌冲突曾有可能达成协议,但西方选择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事实上这是一场“整个西方世界都参与其中、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就有关俄是否会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他表示,美国领导层错误地认为,俄“永远不会越过某条界线”,但如果事关俄存亡,“我们自然别无选择”。据报道,俄国防部3日发布消息称,俄军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维什涅沃耶定居点。俄国防部3日还发布消息称,过去一天,乌军在库尔斯克州损失150多人。目前,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共损失29250余人,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装甲战车等大量各类武器装备被摧毁。在俄乌战事胶着之际,双方换俘进程也似乎出现问题。路透社2日称,俄乌双方正相互指责对方破坏战俘交换进程。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日称,俄方从未拒绝与乌方交换战俘。但乌方在此问题上搞“政治表演”。乌方制造为战俘回家努力的假象是为了向俄施压,实际上是在破坏双方交换战俘的进程。乌最高拉达(议会)人权事务专员卢比涅茨2日在社交媒体回应称,俄方正在迟滞双方换俘进程,并以此作为影响乌社会的一种手段。乌方随时准备接收乌被俘人员名单并交换战俘。延伸阅读等待美国大选结果,乌克兰如在“末日前夕”【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翻译/ 薛凯桓】乌克兰人每个月都在感受着局势的变化,但变化几乎从未惠及过大多数民众,这个十月也不例外。十月的乌克兰人是在对人口、能源危机和特朗普上台“末日前景”的感知中度过的,乌克兰正在失去年轻人和温暖的家,且不能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青少年人口危机当局已经拉响了“人口警报”,因为2024新学年开始前,乌克兰约有30万适龄入学青少年与家人一起出国。前总统波罗申科领导的欧洲团结党最高拉达代表尼娜·尤扎尼娜日前在《新闻直播》上宣布了这个学生外流数量创下新纪录的消息。乌克兰教育部也承认学童数量减少的问题,但他们没有指出年轻一代大规模外流的主要原因。10月初,教育部长奥克森·利索沃伊在最高拉达发表讲话说:“对于(青少年)离开,我和你们一样担心。我们看到很多初高中的孩子出国留学,所以我们要鼓励他们以各种方式留在乌克兰”。利索沃伊给出了他的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解决方案,表示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和高等教育,称乌克兰的情况并不比国外差,鼓励年轻人留在自己的祖国。对于乌克兰而言,学生外流并不新鲜,这种现象也不是从2022年2月才开始出现的。今年1月份,乌克兰教育部副部长米哈伊尔·文尼茨基报告称,2023年乌克兰有36万名高中毕业生,而2008年的数字几乎是现在的两倍:当年有64万人。文尼茨基还强调,这一数字仅基于人口统计,没有考虑2022年2月开始的移民和“其他情况”(即俄乌冲突)。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民众从西部边境进入波兰 图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文尼茨基还说:“到2033年,我们将拥有大约30万名高中毕业生,这个数字是算进了尚未被乌克兰控制的领土的情况下得出的”。高中毕业生越少,意味着还能正常运转的大学数量就会越少。2008年,乌克兰大约有350所大学,每所平均有6700名学生。2021年,大学数量减少到300所,平均学生人数3400人。高中生的逃离与当局日益激进的动员政策有关。他们最近在立法层面禁止动员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没有人能保证这一决定不会随着战场局势的恶化而被推翻。不仅如此,当局官员还热衷于给民众树立坏的榜样。去年9月,最高拉达议员阿列克谢·贡查伦科曾自豪地宣称,他已将17岁的儿子送到荷兰一所欧洲“最好的”大学之一学习。当局继续向战争投入越来越多的士兵,而乌克兰普通家庭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让他们成长中的孩子出国远离战争,就像官员做的那样,上行下效,并不令人感到奇怪。更何况,有些人还以各种方式助长了这种情绪。国民警卫队“宪章”第13旅旅长伊戈尔·奥博连斯基近日表示,应将动员年龄降低至21岁。“我们的年轻人越是了解战争,在未来的困难时期就越容易诞生出坚强的人。越多的人能感受到现在面临的所有消极因素,我们的未来就会越有希望。”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据奥博连斯基说,战争不会威胁破坏人口结构,因为前线士兵“没有完全死亡”,许多人只是受了伤,然后又重新投入战斗。2023年底,乌克兰成为了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每名育龄妇女平均只生育0.7个孩子。按照目前人口外流的速度,乌克兰学校很快就会无人就读。即使根据最乐观的预测,乌克兰也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到3000万的人口规模。根据乌克兰普图哈人口与社会研究所去年年底的估算,未来十年乌克兰的人口将在2600万到3000万之间徘徊。从乌克兰当局的行动来看,即使他们真的打算以某种方式解决青少年外流的问题,其方法也会“非常奇特”。就在最近,教育部长利索沃伊还提出了禁止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用俄语交流的主张,相应的法案已提交最高拉达审议。笔者有理由相信,这种歧视性法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不愿与这种国家有任何关系的乌克兰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多。即使是留下来的年轻人,其文化素养也在急剧滑坡。去年12月,当局曾进行过一次“全乌克兰学生测试”,结果显示,乌克兰学童与其他国家的同龄人之间存在严重差距。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远远落后于长辈的成绩。出于“安全原因”,来自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尼古拉耶夫、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的学生没有参加这项研究,测试主要在乌克兰西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结果显示,乌克兰学生素养的滑坡速度惊人。只有58%的乌克兰学生拥有基本的数学素养,37%的学生达到了基本的阅读素养,56%的学生拥有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些指标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oecd国家有69%的青少年达到了基本的数学素养水平,阅读素养和学素养的数字分别为72%和76%。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的教育体系目前存在日益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学生的文化素养往往取决于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将素养水平量化成时间的话,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乌克兰青年落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同龄人一年半,而在阅读方面则落后了近两年半,也就是说,一名十五岁的乌克兰青年学生只能像欧洲国家十二岁的孩子一样用自己的语言阅读书籍。在这方面,乌克兰青年落后于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的同龄人,只与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青年的水平大致相当。这一令人失望的结果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14年颜色革命后进行的反俄教育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为减少学科数量和学习时间,但强调“爱国教育”和“乌克兰化”教育。因此,乌克兰青年很难同时掌握乌克兰语和俄语,也无法阅读信息量极为丰富的俄语书籍或文件。在这样的教育下,乌克兰青年会唱国歌、会憎恨俄罗斯人、会挖战壕,唯独不会将学习文化知识放在心上。乌克兰中部城市第聂伯罗的学生参加“全乌克兰青少年军事爱国主义演习”(“sokil”) 图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立内政大学乌克兰现任教育部长利索沃伊是一位民族主义者。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喜欢形容他是“不参与的人”,讽刺他实际上什么都不懂。然而,利索沃伊此前曾推动教育改革,认为应该从小就将那些能够负担得起学术教育的人和那些不得不在波兰扫地的人(意思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区分开来。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乌克兰青少年就读的学校存在教材和数字资源(计算机、互联网、教科书)短缺和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这一数字在所有受调查国家中是最高的。调查者还指出,30%的乌克兰学生在师资短缺的学校学习,另有22%的学生在师资水平较低的学校学习。家庭经济水平较差的青少年无法拥有基本数学素养的可能性,是家庭经济水平高的同龄人的2.8倍。在这种背景下,地域差距也是学生素养出现差距的重要原因。大城市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农村学生高出近5年,数学高出4.5年,科学高出近4年。基辅私立学校与农村学校青少年学生素养之间的差距几乎是三倍。乌克兰教育部最近放风要将乌克兰目前的中等教育体制改制为所谓的“全面教育”。改制后的大部分学科将成为选修课,只保留以下必修课:乌克兰语、乌克兰历史、外语、“乌克兰国防”科目、体育和医学预科。很明显,青少年学习这样一套基础课程不是为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而是为了被填入与俄罗斯的战争或为加入军事民族主义组织做准备。收紧动员“人口警报”的拉响令当局更加不遗余力地试图榨干乌克兰所有的人口潜能。最近,当局在全国所有地区执行动员计划的情况很不乐观,因此决定进一步收紧政策。当局先是选择从严查“残疾人群体”出手,对乌克兰医学和社会专家委员会(msec)进行了搜查,认定该组织存在“非法为受动员人员认定残疾”的现象。乌克兰媒体最近还披露了msec的“服务价目表”:认定“三类残疾”的费用为5千美元,“二类残疾”的价格为7至8千美元,“一类残疾”的价格为8至1万美元。动员立法收紧后,认定价格全部上涨至1至2万美元。此外,msec也会通过出具“残疾人需要接受亲属照顾”(被动员的残疾人亲属可免服兵役)的相关证明文件来敛财,每项“服务”费用为6000至1万美元。根据调查情况,他们敛取的钱大部分流向了卫生部,因此,在揭露出了这些问题后,军事委员会向乌克兰卫生部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卫生部将这部分敛取的资金交出来并用于动员。10月中旬,乌克兰执法部门在基辅一场演唱会场馆外进行强制征兵,引发恐慌 图自:社交媒体其次,军事委员会四处走访餐馆、音乐会、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继续用“突袭”的方式随机捕获公共场合的路人并填入军队。在“突袭”式动员下,符合动员条件的乌克兰人被迫减少外出,餐馆的外卖订单数量增加了25%,市民们开始甩卖音乐会门票,因为他们意识到现在没有安全的地方可以放松身心。目前还不清楚“搜捕行动”会持续多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外卖等上门服务的费用将进一步上涨,演唱会和音乐会等大型活动将出现严重亏损。第三,泽连斯基指示内阁在11月20日之前完成对关键企业免服兵役人员的“再审计”。目前,乌克兰有大约150万此类人员。这150万人中有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兵役豁免的人,但也有真正需要豁免权的人。而军方并不在乎这些,他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动员计划。有的企业已经在抱怨因缺人而无法及时开工运转,这显然会进一步推高乌克兰的社会运转成本。此外,执法人员已开始打击通过高等教育来逃避动员的行为。乌克兰国家安全部最近拘留了外喀尔巴阡州一所私立大学的校长,他未经考试就招收了200名男子攻读学士学位课程。乌国家安全部还拘留了基辅地区一所金融学院的院长,他在该学院补招了一些攻读研究生课程以逃避兵役的男子。他们的罪名都是“非法为逃避兵役提供便利”。对美国大选的焦虑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备受全世界瞩目,但很少有国家比乌克兰更关心美国大选,乌克兰严重依赖美国的持续支持来维持正常运转。随着11月5日大选日的临近,乌克兰人正焦急地关注着竞选活动的情况。在过去的两年半里,乌克兰军人和部分民众不遗余力地表达对美国援助的感激之情,并认为美国援助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乌克兰民众现在对美国援助可能发生变化的未来感到不安,担忧主要集中在特朗普可能入主白宫的后果上。乌克兰对特朗普立场的担忧,最早可以追溯到近十年前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敖德萨国立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杜博维克在今年9月曾评论道:“特朗普对乌克兰的看法至少在过去八年里一直很负面。这种负面看法很大程度上要追溯到他的极右翼幕僚(指班农、博尔顿等人)对乌克兰的负面看法”。目前,乌克兰社会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乌克兰人应该对美国及其盟友为乌克兰所做的一切表示“衷心感激”,但西方应该对乌克兰的牺牲“表示更多的感谢”。这种所谓的“感激”并非源于真心,而是一种在战事紧张之际,关于乌克兰应如何争取更多援助的焦虑心理。乌军近期在乌东方向的防线危机重重,而在库尔斯克的军事行动也逐渐落于下风,泽连斯基和他的幕僚们认为,一些盟友(包括美国)的拖延是乌克兰当下遇到困难的祸根。这令乌克兰人心中产生一个疑问: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仍在持续的情况下,美国新政府还会不会支持乌克兰?当地时间9月27日,泽连斯基在纽约同特朗普举行会晤 图自:泽连斯基x账号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内对乌克兰的支持,包括美国当时向乌克兰运送“标枪”反坦克导弹,曾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乌克兰人对他的信心。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也没有利用对共和党议员的巨大影响力来阻止美国国会通过对乌克兰的新援助法案。尽管如此,乌克兰人仍然对特朗普宣称一旦上台后就能“实现和平”的模糊说法感到相当不安,许多乌克兰人担心的并不是他会逼着乌克兰当局作出领土让步,而是担心他会立即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这关乎到许多乌克兰人的生活。“我们担心接下来的生活。我们不确定是否每个人都明白这有多么困难。”35岁的银行工作人员娜塔莉亚·安东纽克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道。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63%的民主党人和36%的共和党人认为美国有责任继续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入侵并重建国家”,民主党人支持乌克兰的比率明显高于共和党人。基辅独立报主编奥尔加·鲁登科曾于今年6月在社交媒体上调侃道:“总统辩论结束后,一些乌克兰人感觉自己‘就像躺在铁轨上,一辆货运列车没有刹车便向他们驶来,而那个本可以换轨的人却转身走开了’,乌克兰人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奇迹的发生”。乌克兰记者兼经济学家德米特罗·布拉科夫更是直言:“乌克兰不需要一位会说好话支持乌克兰的美国总统,而需要一位能采取切实大胆措施扭转战争局势的美国总统”。布拉科夫还进一步补充道,无论谁当美国总统,都必须努力为乌克兰争取胜利,且不能害怕“俄罗斯输掉战争后的后果”。这能够充分说明乌克兰社会如今的矛盾心态:对乌克兰社会如今还能正常运转是依赖美西方的事实心知肚明,但对美西方援助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战局的情况深感焦虑,在虚假的“感激”之余,他们希望能够要到更多的援助,一些激进的乌克兰人甚至认为,美西方应当直接挑起与俄罗斯的冲突,以改变“乌克兰正慢慢走向失败”的前景。 刘威妻子手持丈夫警服。他承认自己未经领导批准、违规使用特情人员走私毒品的事实,但他同时强调,涉案交易是出于工作目的,为了寻找跨国经营、跨境毒品犯罪线索。 新京报记者 | 刘思维 编辑 | 杨海 校对 | 赵琳 10月29日,辽宁省沈阳市一名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涉嫌走私毒品罪一案一审公开审理。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12月,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禁毒警察大队(以下简称“于洪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刘威违规使用特情人员联系境外卖家邮寄大麻叶至公安局快递柜内,其安排辅警取件时被其他禁毒民警当场截获。案发后,刘威因涉嫌走私毒品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法学专家指出,该案构罪与否的关键,在于刘威实施走私毒品的行为是否出于工作目的,即是否属于职务行为。据刘威的供述和讯问笔录显示,他承认自己未经领导批准、违规使用特情人员走私毒品的事实,但他同时强调,涉案交易是出于工作目的,为了寻找跨国经营、跨境毒品犯罪线索。 代理过多起涉毒案件的律师曹春风告诉新京报记者,可以从涉案交易的动机、行为和流向三方面分析判断刘威进行涉案交易的真实目的。 10月29日下午,该案在沈阳市新民市人民法院一审开庭。新京报记者从庭审现场获悉,刘威表示,不认罪认罚。辩方当庭提交了新证据,庭审中途,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继续审理。 禁毒大队大队长被控走私毒品 根据2024年9月12日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出具的起诉书,2023年12月,于洪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刘威,在未向分局领导及市局禁毒支队汇报的情况下,违规将王迁(化名)作为特情人员使用,擅自指示王迁通过某境外聊天软件联系到一泰国贩卖大麻人员,让其向国内邮寄大麻样品,并向王迁提供了国内收件地址、收件人及电话。收件地址为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所在地。图为沈阳市新民市人民法院。 2023年12月18日,两名辅警按照刘威指示在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大门附近快递柜取境外邮寄的包裹时,被沈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及浑南分局禁毒大队民警控制,公安机关在包裹中查获160.25克大麻叶。几天后,经刘威主动交代,公安机关又从寄到该快递柜的另一境外包裹中查获1352.09克大麻叶。经鉴定,上述大麻叶中均检出四氢大麻酚成分。 事发时,刘威任于洪禁毒大队副大队长一职近三年,在此期间,于洪区禁毒警察大队大队长一职空缺,由刘威主持工作。庭审中,刘威表示,他负责于洪区全区禁毒打击工作,主要职责是协调、办案、指导,以及全区的禁毒宣传。 一开始,公安系统内部对刘威展开调查,但一直未立案侦查。2023年12月23日,王迁涉嫌走私毒品案移送至于洪分局刑警大队侦查。2023年12月27日,于洪分局警务督查大队对刘威停止执行职务60日,理由为“分局纪检室在工作中发现,刘威存在其他违反纪律的行为。”2024年2月8日,于洪分局政治处决定免去刘威的职务。 于洪分局相关领导证词显示,刘威被免职的原因为:特情使用没有审批和备案;使用特情从境外购买毒品没有经过分局研究,也没有向主要领导汇报。 刘威案进入刑事司法程序源自2024年2月,于洪分局刑警大队将王迁涉嫌走私毒品一案移送审查起诉至于洪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认为刘威涉嫌走私毒品犯罪。2024年3月15日,检察机关决定对刘威涉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一案立案侦查,刘威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被刑事拘留。2024年4月10日,刘威被沈阳市人民检察院逮捕。 9月12日,沈阳市人民检察院以刘威涉嫌走私毒品罪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刘威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规使用特情人员联系境外毒贩向国内走私毒品,情节严重,应当以走私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王迁也被逮捕,另案起诉。 禁毒执法人员实施毒品犯罪处罚从严从重 毒品犯罪研究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莫关耀介绍,近十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的打击采取宽严相济的政策,但总体来讲,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毒品违法犯罪的惩治的力度很大。 比如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50克以上,最高可判死刑。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这些都足以体现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性。 本案中,刘威的辩护律师认为,起诉书上认可王迁是刘威的特情人员,在此前提下,王迁受刘威指示联系他人邮寄大麻叶到国内的行为属于“控制下交付”,只是未按规定向相关领导请示汇报。 莫关耀表示,对公安机关来说,毒品犯罪侦办非常困难,它属于一种“无被害人”式的犯罪,鲜少有被害人主动举报,多依靠公安机关主动发现和寻找犯罪线索。正因如此,我国在1988年签署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约定可以在毒品犯罪侦查中采取“控制下交付”——在相关部门的知情或监督下,允许毒品出入境交易。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2020年9月起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七十二条也规定, 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为查明参与该项犯罪的人员和犯罪事实,根据侦查需要,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实施控制下交付。 莫关耀强调,实施控制下交付的侦查手段需依法依规,这是为了避免禁毒执法人员利用职权从事毒品犯罪,造成交付的毒品流向市场、危害社会。莫关耀介绍,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少量禁毒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走私贩毒的案例,禁毒法和刑法都规定了禁毒执法人员犯罪应从重处罚。 “禁毒执法人员在积极采取侦查措施时应做到依法依规,作为一个执法者,当然要先守法。”莫关耀表示。 庭审争议 10月29日刘威案一审开庭,刘威妻子在法院门口等候。新京报记者刘思维 摄 10月29日庭审现场,刘威表示不认罪认罚。他提出,自己使用王迁作为临时特情人员从境外邮寄毒品不是出于个人牟利,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即寻找、经营跨国、跨境毒品犯罪线索,提取邮包上的生物信息,发现线索、锁定嫌疑人。 刘威辩护人当庭提交了一份新证据——刘威的工作笔记。笔记上有“建王迁为特情”“某某(副)队长布置工作”等字样。辩方认为,这能证明刘威发展王迁作为特情人员是出于工作目的,属于职务行为。 刘威在法庭上陈述,近年来,向外获取涉毒犯罪线索是于洪禁毒大队的重要工作方向之一。同时有证据显示,于洪禁毒大队的工作范围包括打击跨国跨境毒品犯罪。据一份案发前沈阳市公安局下发至包括于洪分局在内的各分、县(市)局的内部文件,整治毒品犯罪的工作重点包括集中破获跨国、跨境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5月,沈阳市某县公安局通过一件从境外寄往该县的藏有冰毒的包裹,破获一起跨境走私毒品案件。近几年,沈阳公安也在公开宣传中提及,深入开展网络涉毒问题整治,组织开展“互联网 物流寄递”禁毒攻坚行动。 庭审中,刘威讲述,2023年3月,刘威配合东部某市警方办理一起涉毒案时在沈阳抓获了王迁。经请示分管领导,2023年6月,刘威与于洪禁毒大队另一名副大队长赵某某一同赴东部某市,学习该地警方通过特情人员侦查、抓捕贩毒嫌疑人的方法。赵某某的讯问笔录证实了上述说法。 同时,赵某某的证言显示,刘威和他讨论过发展王迁作为特情人员获取线索的事情,他并不同意,也不知道刘威将王迁作为特情人员使用。 王迁被警方释放后,被刘威发展为与其单线联系的临时特情人员。因王迁经济窘迫,刘威“个人自掏腰包”借给他6000元钱,还给了他一个用于收集线索的摄像头。 6月到9月,王迁提供给刘威五六条沈阳市内线索,刘威将它们交由下属派出所办案,抓获了几名吸毒人员。 公诉人举证,刘威的三位上级领导的证词均显示,刘威安排境外人员邮寄大麻未经审批,使用特情人员未经汇报。启用临时特情人员3个月后如不转正应弃用,刘威的做法并不合规。 有关文件显示:“建为试用禁毒特情的,应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禁毒执法部门批准。” 刘威辩解,他作为于洪禁毒大队负责人,有权决定启用王迁作为临时特情人员,无需向上级审批。 因刘威在布置特情任务时向王迁提供了于洪禁毒大队一名辅警的姓名和电话作为收件人信息,于洪分局院内蜂巢快递柜作为收件地址,涉案的4个邮包都寄到了于洪分局大院内。刘威称,上述安排是为了避免毒品经王迁之手流入社会。 4次取件,刘威均安排两名警力,一名录像一名佩戴手套取邮包,开包过程均有录像或是多人在场。根据两名取件辅警的笔录,2023年12月18日,刘威指示他们在于洪分局快递柜取个快件,取件时戴上手套并录像,并未告知他们所取物品是什么。 庭审中,公诉人质疑刘威既未向领导汇报,也未向海关报备的原因。刘威回答:“我觉得不需要(向海关报备),按照我们常规工作,我应该报备,但我没有报备的内容,没法报备,我只能在看到邮包之后,才能向海关报备。如果我们取到的包裹里有大麻,我一定会向上汇报,但是我没有大麻,我上报控制下交付就没法汇报。” 刘威称,先调查取证、后补报批手续是于洪禁毒大队开展工作的常态。刘威和赵某某的讯问笔录显示,在东部某市学习经验期间,他们通过该市警方的特情人员进行了一次“实验”,二人给特情人员一笔钱购买了若干大麻,卖家指定他们在沈阳市某小区内取件。 赵某某证词显示,上述“实验”已经刑事立案,并提取了邮包上的生物学信息,但仅凭其证词,并不能确认查获大麻和立案的具体时间先后。 刘威表示,此次自己的计划进行到一半,邮包就被另一路公安机关拦截。沈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及浑南分局禁毒大队民警截取了涉案邮包,并在刘威办公室打开,发现邮包中有疑似大麻叶的物质,经鉴定,检出四氢大麻酚成分。 刘威和王迁均未向境外卖家支付毒资。交易过程中,一共收到过卖家寄来的5次邮包,前3次邮包中没有大麻,第4、第5次为涉案交易,邮包内有大麻叶。前4次邮费由卖家承担,王迁向卖家支付了第5次邮费280元。 至于涉案交易购买大麻的用途,刘威称,打算自己留下,用于今后在办案中发现毒品线索。 构罪关键在于是否出于工作目的 在对国家公务人员参与毒品犯罪处罚从严、从重的形势和背景下,本案中,公诉机关以涉嫌走私毒品罪对刘威提起公诉。 莫关耀解释,构成走私毒品罪行为人客观上需实施违反禁毒与海关法律,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且具有明知是毒品而走私的主观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刘威的辩护律师认为,刘威不构成犯罪,理由是:以寻找缉毒线索、打击毒品犯罪为目的的侦查行为,即便存在程序瑕疵,也不可能构成以危害社会为目的的毒品犯罪行为。执行特情行动中涉及的毒品始终都处在禁毒执法机关的掌控之下,是为禁毒工作服务,不会流向毒品市场用于吸食,没有外溢风险,同样也不会成为毒品犯罪的对象。 莫关耀提出,刑法上有犯罪阻却事由,通常是指某一行为虽然在客观上具备了某一犯罪行为的形式要件,但其实质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阻却事由一般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职务行为等。 莫关耀认为,该案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刘威是基于职务、为了工作而实施的行为,比如向上级汇报过、集体讨论过。 除上述判断依据外,代理过多起涉毒案件的律师曹春风告诉新京报记者,还可以从涉案交易的动机、行为和流向三方面分析判断刘威进行涉案交易的真实目的。动机上,王迁是否曾作为特情人员帮助刘威侦破过案件,刘威是否曾有过吸毒、贩毒行为;行为上,毒资由谁支付;流向上,是否找好了买家。 10月29日,公诉人举证后,庭审进行到辩护人综合质证环节,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开庭继续审理。